欢迎访问保健观察网!

淋巴瘤患者康复记:诗中诉感恩,医者显仁心

时间:2025-09-15 来源: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周公仁术誉神州,辉洒苍生扫恶瘤。最是湖湘多仲景,贤才驰骋写春秋。”近日,患者宁先生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淋巴瘤血液内科接受治疗,经过该淋巴瘤血液内科学术带头人教授团队的精心诊疗,再次实现完全缓解。为表达对教授及团队的感激之情,宁先生特地创作了上述藏头诗,以简短的文字抒发深切谢意。

       

  2024年4月,宁先生被诊断为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未经治疗中位生存期仅6-12个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以下简称DLBCL)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还可能累及肝脏、脾脏、骨髓或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相应器官功能异常。治疗初期,宁先生经过标准的靶向联合化疗,病情一度得到控制,PET-CT复查显示完全缓解。然而,由于身体原因,他在维持治疗阶段中断用药,数月后疾病复发,病情再次面临挑战。

  面对复发,教授团队为宁先生量身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结合精准靶向治疗与化疗策略,严格监测病情,科学调整用药剂量与周期。在团队的精细诊疗下,宁先生再次实现完全缓解,PET-CT显示肿瘤细胞代谢被有效抑制。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现代淋巴瘤治疗技术的进步,也展现了医护团队的人文关怀与耐心陪伴。

  教授介绍,DLBCL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淋巴结活检是确诊的关键步骤,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淋巴结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结合免疫组化可明确细胞类型。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在诊断和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评估肿瘤范围和受累部位;骨髓穿刺用于判断骨髓受累情况。治疗策略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免疫治疗等。近年来,随着对DLBCL生物学特征的深入了解和新药物的应用,规范治疗可使约50%-60%的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复发和难治病例的预后也在逐步改善。

  教授提醒,DLBCL患者及家属应重视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严格按照医嘱完成化疗或维持治疗方案,不随意中断用药。同时,定期复查、科学管理生活方式、关注营养与心理健康、及时应对治疗副作用,对于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宁先生的康复故事说明,经过规范治疗和团队精心管理,DLBCL患者仍有机会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

  宁先生表示:“周教授和团队让我再次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他们不仅治愈了我的疾病,也温暖了我的心。”医院相关负责人指出,像宁先生这样的康复案例正在不断增加,这不仅体现了现代淋巴瘤治疗技术的进步,也折射出现代医疗中医患互信、仁心为本的温度。

  此次赠诗致谢,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让更多人感受到医者的仁心与责任。宁先生的故事和教授团队的专业精神,生动诠释了现代医疗中“德医双馨”的实践,也为更多l淋巴瘤患者带来了希望与信心。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原文链接:http://wjw.hunan.gov.cn/wjw/xxgk/gzdt/szdt/202509/t20250908_337987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