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观察网!

桐城:提升中医服务能力 助推健康桐城建设

时间:2023-05-06 来源: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健康桐城建设,桐城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推进中医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服务水平,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构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辖区内现有中医类医院3所,其中,公立中医医院1所、民营中医类医院2所,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均规范设置中医科。依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现有场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购中医诊疗设备,打造各具特色的中医馆、中医阁,并统一定制中医阁牌匾,现全市已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7个、中医阁22个。目前,智慧共享中药房已投入使用,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打造人才队伍。制定《桐城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桐城卫健系统实施“绿色通道”引进专业人才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参加高校校园招聘会,积极引进中医药中高端人才。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指导各医疗机构搭建人才成长、事业发展的平台,不断提升卫生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完善激励机制,选拔培养桐城市“文都名医(名护)”,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2022年,桐城市卫健委共招聘、选调54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毕业生10名,“三支一扶”项目8人,公费定向培养专科医学生27人,有力夯实了医疗卫生系统人才队伍。截至目前,桐城市共拥有全国基层名中医1人、省名中医1人、省基层名中医5人,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2个、省基层名中医工作室2个。

      推进多元发展。将中医药列入深化医改重点任务,积极探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桐城市中医医院与4家基层卫生院组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辖人口18.98万,占全市人口的31.6%,开展上下联动和帮扶带教,推动优质中医资源下沉,织密织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推进分级诊疗和就医秩序优化。开展民间医药调查,摸排现有的民间验方和特色技术,挖掘民间中医药宝贵资源,加大传承保护力度。鼓励开展中草药规模化种植,现种有桔梗、瓜蒌、元胡、厚朴、石苇等多种名贵中草药。同时,积极推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瓜蒌、桔梗、菊花、茯苓、天麻等产业已初具规模。

      营造宣传氛围。实施中医药文化促进行动,加大中医药“一法一条例”等宣传力度。结合健康口腔、爱国卫生月等大型宣传活动,组织中医类相关人员同步宣传中医药知识、为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中医药防治健康指导,让群众现场体验推拿、拔罐等中医特色理疗项目,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自媒体等渠道扩大宣传范围,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推进中医药健康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使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群众,2022年,全市中医药服务诊疗量达130.96万人次,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25.08%。(张志红 彭夏)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ztzl/zyygljzt/zyyztsy/gddt/567288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