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李某因腹胀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随后他的妻子和三个儿子也接受了乙肝病毒筛查。结果显示,李某的妻子未感染乙肝病毒,但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不够高;小儿子未感染乙肝病毒,但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大儿子和二儿子均感染乙肝病毒,且肝脏硬度值明显升高,提示肝炎处于活动期。
结合检查结果,梧州三院肝病科医生给出了针对性建议,李某的妻子及小儿子按相应剂量接种乙肝疫苗,李某及大儿子、二儿子接受抗病毒等治疗。
乙肝作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梧州市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接种乙肝疫苗人群的发病率大幅下降。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可能逐渐下降,人们仍然面临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而且,乙肝病毒感染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很多隐匿的患者未被发现。因此,及时发现乙肝患者并予以治疗,同时鼓励群众接受筛查并及时接种疫苗,是乙肝防控的重要方向。
自2022年6月起,梧州三院启动肝癌病因筛查活动,截至今年5月12日,共筛查8251人,新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00人,已有232人接受了进一步检查、治疗。
为有效防控乙肝,梧州三院联合梧州市疾控中心共建“梧州市感染性疾病医防融合专科联盟”,打通医院诊疗系统与疾控机构数据库,形成“病例发现—家属追踪—免疫干预”的闭环。医院对诊断出的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为需要接种的乙肝患者家属开具疫苗接种处方,引导他们前往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最终形成乙肝患者“家庭成员保护圈”。
梧州三院肝病科主任莫穆隆介绍,每确诊一位乙肝患者,医生的诊疗系统会自动生成“双色处方”,蓝色联提示患者须进行抗病毒等治疗,红色联提示家庭成员防控计划。系统会依据设定的程序,在48小时内自动向家属推送检测提醒通知,同时智能生成“家庭免疫加固方案”,根据抗体筛查和诊断情况给出乙肝疫苗接种建议,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的16岁以上人群可补种1至2剂60微克或3剂20微克乙肝疫苗,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的16岁以下人群可补种10微克乙肝疫苗,以加强免疫防护。
据了解,近年来梧州市一直围绕高血压、肺癌、慢性病毒性肝炎等重大疾病,探索“防、管、诊、治、康”一体化连续健康管理服务。梧州三院联合梧州市疾控中心进行的探索,将乙肝防控中的“治病”和“防病”环节紧密结合,实现医疗服务与预防服务的有效衔接和即时提供,有助于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
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传染病专...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推...
秋风送怀忆峥嵘,精神传承启新程。...
抗流感病毒药物是处方药,如果怀疑得了...
1月25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
近日,南宁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