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观察网!

耳石症“盯上”学龄儿童?

时间:2025-09-15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 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李文志


  近日,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眩晕门诊来了一名小患者——7岁的童童(化名)。连续数日,童童每天早晨起床时都会感到天旋地转,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家长焦急万分,赶忙带他来就医。经过检查,童童被确诊为儿童耳石症。这一结果让家长十分诧异。耳石症通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怎么会出现在一个7岁孩子身上呢?

  耳石症的医学名称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我们的内耳前庭器官中,有一些碳酸钙结晶,也就是耳石。正常情况下,它们安稳地附着在内耳特定位置,但当某些因素导致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此时,一旦头部转动,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随着内淋巴液流动,刺激半规管内的神经,引发强烈的眩晕感。

  童童并非个例。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及幼儿患耳石症的情况正逐渐增多。就童童而言,经过详细问诊,他的耳石症可能与长期熬夜玩游戏、睡眠不足及情绪压力大等因素有关。这些不良因素会扰乱内耳的微循环,使得内耳的供血和营养供应出现问题,最终诱发耳石症。

  预防儿童耳石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1.严格遵循“20-20-20”用眼法则。如今,电子设备十分常见,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容易导致疲劳,影响内耳功能。建议每看20分钟屏幕,就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地方20秒。

  2.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2小时禁止使用电子设备。同时,每周安排3次跳绳或球类运动等,锻炼孩子的前庭功能,增强内耳的稳定性。

  3.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学习压力、社交问题等都可能给孩子带来情绪波动。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及时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避免孩子因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而影响身心健康,间接增加耳石症的患病风险。

  耳石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患者一般2~4周会自愈,不能自愈的患者要及时干预治疗。目前,复位治疗是主要手段,患者可通过全自动眩晕治疗椅进行诊断和治疗。医生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复位手法,让脱落的耳石回到原来的位置,缓解眩晕症状。

  (特约记者 李雅 通讯员 林童 夏华珍 整理)

  

  来源:健康报


原文链接:https://wjw.fujian.gov.cn/ztzl/jkjy/jksh/202505/t20250512_691243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