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观察网!

《上海医生在摩洛哥》首发式今举行

时间:2025-09-15 来源: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8月19日,正值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上海医生在摩洛哥(1975-2025)》新书首发式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罗蒙,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宁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刘海英,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温泽远,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钱敏,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玲毅出席首发式。

  

    活动现场,播放了纪录片《爱从东方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罗蒙、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刘海英为新书揭幕。第1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队长张柏根、第127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总队长刘红炜、第148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阿加迪尔分队外科医生凌臻栋代表作者发言。

  

  

  

  

  

    今年是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50年来,上海共有197批、2025人次医务人员不畏艰苦、白衣执甲,薪火代代相传,用医术架起中摩友谊桥梁,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上海力量。

    援摩工作跨越了半个世纪,中国医生的崇高医德和精湛医术,得到了摩洛哥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彰显了大国情怀和大国担当。去年底,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上海人民出版社、解放日报、文汇报一起组织开展了征文活动,共收到队员和家属的征文500多篇,我们从中挑选了137篇,于今天正式出版。本书主要分为历史渊源、仁心仁术、民心相通、趣味生活、异域风情、坚强后盾等6个部分,记录了援摩队员在摩洛哥的工作和生活,有命悬一线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感人故事,也有摩洛哥人民与中国医生携手50年建立的深厚友情,还有北非花园的异域风情。

    上海是中国最早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省市之一,1963年开始上海就参与援外医疗队派遣工作。1975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由上海组建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到今年正好是援摩50周年。5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白衣天使远赴他乡、接续奉献,用精湛医术生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在异国谱写了一首大爱之歌。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致辞中强调,今年是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半个世纪前,第一批中国医疗队员踏上摩洛哥的土地,带着听诊器、手术刀和一颗赤诚之心,走进撒哈拉边缘的医院,走进阿特拉斯山脉的村庄,走进需要他们的每一个角落。五十年过去,一批又一批中国医生跨越山海,在这片北非土地上留下无数拯救生命的事迹,也留下中摩友谊最温暖的篇章。

  

    闻大翔主任介绍,《上海医生在摩洛哥》这本书凝聚着2000多名援摩队员的奉献,凝聚着出版社和报社同仁的智慧。谨以此书,致敬所有曾奔赴摩洛哥的中国医疗队员,致敬所有支持他们的家人,致敬所有支持援摩医疗工作的各界人士。展望未来,新的医疗技术、新的合作模式、新的友谊篇章,将在两国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书写。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

    最后,闻大翔主任代表市卫生健康委祝全市所有医生朋友们节日快乐!

  


原文链接:https://wsjkw.sh.gov.cn/gzdt1/20250822/eed8361e8d2b4af9ad9ab534161edb8f.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