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海南,阳光依然正好,暖暖地照在澄迈县加应村88岁老人王兰莲的身上。自家的院子里,王兰莲“乖乖”地坐着,等着她没有血缘关系的“阿侬”(海南话:孩子)王华玲给她理发。
王华玲是名海南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护理员。从被王兰莲老人拒绝上门,到天天盼着她上门,王华玲笑了笑说:“老人嘛,多哄着点,真心对她好,还是需要我们的。”
别看王兰莲老人已经80多岁了,在去年之前,一直都能生活自理,甚至闲不下来总要种种菜、喂喂鸡找点事情做做。2024年6月,王兰莲老人急性脑梗,左边手脚不能再动弹,成了半失能老人。
虽然老人的几个子女会轮流来照顾她,可因为工作和生活也总是匆匆忙忙,跟老人聊天的机会不多,曾经特别开朗喜欢聊天的阿婆慢慢变得沉默寡言了。
35岁的王华玲曾经也是从事照护工作。2024年,海南长护险在澄迈开展试点工作。就这样,王兰莲和王华玲相遇了。
“不要她来,我又不是没有子女!”老人是农场退休职工,经过失能等级评定,王兰莲符合长护险的服务条件,可当她听说有个“外人”要来照顾自己时,一向好脾气的王兰莲老人和儿子发了火。“我是没有子女管吗?为什么要一个外人来照顾我,被村里人知道笑话我!”
王华玲还是来了!
洗头、洗澡、喂饭、换药、理发、剪指甲、测血糖、给老人按摩、陪老人聊天……护理过几位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王华玲不仅做事情利索,也特别会陪老人聊天。几次上门过后,就成了王兰莲天天盼着的人。
“隔一天就来一次,像多了个亲人!”王兰莲老人的儿子也对王华玲赞不绝口。根据政策,王兰莲每月可享受20小时的长期护理服务,护理员隔天上门,大大缓解了子女的压力。“她来了以后,老妈精神好了很多,我们也敢放心去上班了。”王兰莲儿子感慨道。
“每次看到老人笑起来,心里就特别踏实。”王华玲说,她同时服务着三名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老人多是农场职工或农村留守长者,子女忙于生计,专业护理成了他们的“及时雨”。
“我挺喜欢做这个职业的,因为我觉得我在帮助老人和他们的家庭。老人喜欢和我说说家常,有啥需求会把我当亲闺女一样提出来,这也是我的一份成就感。”王华玲说。
长期护理保险,被称为社保“第六险”,旨在为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减轻家庭经济与照护负担。海南自2024年在澄迈启动试点以来,截至2025年8月31日,已有180余人通过失能等级评估,其中150余人开始享受待遇,累计服务超过6300人次。
“每个村都要上报符合条件的人,我们挨家挨户宣传、登记,再安排专业团队评估。”一名村干部介绍,政策落地后,村民从最初的不了解到现在的积极申请,变化有目共睹。
海南省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南长护险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纳入保障,并通过专业机构提供上门服务,让更多“王兰莲”这样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据了解,海南省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将于近期正式发布。海南省医疗保障局将持续推进长护险制度全覆盖,用专业服务守护千家万户,照亮每一位失能老人的晚年时光。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离开时,王兰莲老人吃过午饭进入了午睡,王华玲给老人摆好了水杯、毛巾,赶着奔赴下一个服务对象。
王兰莲老人的故事是长护险这项暖心政策在海南基层生根发芽的生动写照。长期护理保险,不仅是一份经济补偿,更是一种社会温情。在海南,这项制度正悄然改变无数家庭的生活质量,让“老有所护”成为现实。未来,随着试点的深化与推广,相信会有更多老人及其家庭,在这张保障网中感受到时代的温度与力量。
11月12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规信处...
11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1月4日下午,西安市第八医院组织开...
2025年11月10日,市卫生健康委...
为践行国家医改精神,西安市第五医院多...
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