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观察网!

我和医保的20年 | 在基层“医”线触摸时光的温度

时间:2025-11-12 来源:福建省医疗保障局 作者:佚名

  2022年入职时,乡镇工作人员正帮村民激活电子医保凭证,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她胸前的工作牌上跳荡,我与医保的缘分,始于童年记忆里的“看病难”,却在基层工作中,真正触摸到这张民生保障网20年织就的温暖。基层工作中的“医保进行时”:数据跑路背后的民生温度在镇卫生院,我见过最动人的场景,是群众用电子医保凭证买药。这几年,门诊统筹报销落地,慢性病患者不用住院就能报药费;“一站式结算”窗口把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拧成“一股绳”。让我印象最深的,从前的纸质档案里,报销单靠手写,审批要跑村、镇、区三级;如今的电子系统里,参保人员信息实时更新,异地就医结算数据秒级同步。平日里,镇干部入户随访,一位老人掏出手机展示电子医保凭证,屏幕保护是孙子的照片——曾经需要揣着户口本跑断腿的老人,如今用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握住医保带来的安全感。时光褶皱里的“医保进化论”:从“保基本”到“护全程”如今,镇卫生院已被列为全市首批“联合病房”试点项目之一,也来了新设备:DR拍片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群众说,多亏医保基金支持基层医疗能力建设,现在乡亲们不用跑城里,就能做血常规、拍胸片。在家庭医生签约现场,我看到高血压患者的药盒从“自费”变成“医保”,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纳入集采——这些变化,藏在乡亲们“药费便宜了”的念叨里,落在家庭医生随访本的记录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发展。目录内药品从2004年的1897种药,到2024年的3159种,从“治得起小病”到“扛得住大病”,医保的“进化”,从来都是贴着老百姓的需求在走。在基层续写“医保故事”:我眼中的“医靠”传承如今走村串户时,镇里的工作人员会带着印着电子医保凭证激活流程的小卡片。在独居老人家里,帮他们把医保APP图标换成红色——“这样好找”;在田间地头,给劳作的村民讲“医疗共济”政策——“以后在村卫生所买药也能报”;在留守儿童家中,记下他们父母的参保信息——“帮你们查查备案办好了没”。这些琐碎的日常,让我忽然懂得,医保从来不是抽象的政策,而是藏在每一次激活、每一次解释、每一次跑腿里的“烟火气”。20年时光,医保从“破土而出的幼苗”长成“遮风挡雨的大树”: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从30%涨到70%左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全国……而我,作为成长于医保政策普惠期的一代,作为扎根基层的选调生,有幸在2022年接过基层一线的接力棒,看着基层干部在深夜整理参保数据时,忽然明白:当年童年记忆里“看病难”的叹息,如今变成了乡亲们“看病不难”的笑容。20年变迁,变的是报销方式、药品目录、保障范围;不变的,是“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的初心。而基层干部,愿做这张民生保障网的“织网人”,在基层的土地上,用脚步丈量医保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让每一个乡亲都能真切感受到:这世间最温暖的“医靠”,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个国家跨越20年的执着守护。此刻,窗外的麦田正抽穗拔节,正如医保事业在时光里不断生长。我知道,属于我们基层干部的“医保故事”才刚刚开始——在每一次与乡亲们的相遇里,在每一次解决“看病报销”的小事中,我都会记得,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而这枝叶之间,自有微光温暖,静默生长。


原文链接:https://ybj.fujian.gov.cn/xwzx/yw/202511/t20251107_703147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