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观察网!

别让“胯疼”悄悄偷走你的行动自由——髋关节发育不良,早发现早干预!

时间:2025-11-11 来源: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 作者:佚名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莫名出现“胯骨疼”,尤其在走路、爬楼梯或久坐后加重,休息后又稍有缓解。很多人误以为是“关节炎”或“劳累过度”,却忽略了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疾病——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作为临床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它并非老年人专属,不少中青年也可能受其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种“沉默的髋关节杀手”。

  一、什么是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发育不良,全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简称DDH),本质是髋关节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后续问题。

  简单来说,髋关节由“股骨头”(球形)和“髋臼”(碗状)组成,正常情况下,股骨头能稳稳地嵌在髋臼里,像“球入碗”一样灵活活动。而DDH患者的髋臼天生比较浅,就像一个“浅碟子”,无法牢牢锁住股骨头,长期下来,股骨头受力不均,软骨磨损加速,最终可能引发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半脱位甚至脱位,导致疼痛和活动受限。

  二、为什么会得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的核心是“先天发育问题”,但症状往往在成年后才逐渐显现,常见病因主要有3点:

  1.先天因素:胎儿在子宫内胎位异常(如臀位)、髋关节发育时软骨发育不良,是最主要的原因,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约6:1)。

  2.后天因素:婴幼儿时期未及时发现髋关节发育问题(如新生儿期髋关节筛查漏诊),或过早让孩子站立、行走,加重了髋关节的异常受力,导致问题持续到成年。

  3.继发性因素:成年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如长跑、深蹲),或髋关节外伤,会加速浅髋臼的磨损,提前诱发症状。

  三、康复训练:主动锻炼,巩固疗效

  推拿治疗后,配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能进一步增强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升关节稳定性,延缓病情进展。推荐3个简单易操作的动作,日常可在家练习:

  1.臀中肌激活(侧卧抬腿)

  具体操作:侧卧,身体保持一条直线,下方腿微屈,上方腿伸直,缓慢抬起上方腿(膝盖朝前,避免外旋),抬至与身体呈30°即可,停留3秒后缓慢放下,每组10-15次,双侧交替进行,每天2-3组。

  2.核心肌群训练(桥式运动)

  具体操作:仰卧,双腿屈膝,双脚踩地,与肩同宽,收紧腹部和臀部肌肉,缓慢抬起臀部,使身体呈一条直线,停留3-5秒后缓慢放下,每组12-15次,每天2组。

  3.步态训练(靠墙静蹲)

  具体操作:背靠墙站立,双脚与肩同宽,缓慢屈膝下蹲,膝盖不超过脚尖,保持大腿与地面平行,停留10-20秒后站起,每组5-8次,每天2组,增强下肢力量,改善行走步态。

  四、日常注意事项:保护髋关节,从细节做起

  DDH的管理,“养”比“治”更重要。日常需注意以下5点,避免病情加重:

  1.避免负重过大:减少长时间站立、行走,避免搬重物、爬陡坡,肥胖患者建议适当减重,减轻髋关节负担。

  2.避免不良姿势:不要长时间翘二郎腿、盘腿坐,避免髋关节过度内收、外旋,减少关节磨损。

  3.选择合适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深蹲),可选择游泳、散步(短距离)等低负重运动,既能锻炼肌肉,又不损伤关节。

  4.注意保暖:髋关节受凉易导致肌肉痉挛,加重疼痛,日常需注意保暖,避免直吹空调或风扇。

  5.定期复查:建议每1-2年做一次髋关节X线或MRI检查,监测关节磨损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或走路时“腿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胯骨疼”需警惕股骨头坏死、腰椎间源性疼痛等疾病,请于正规医院就诊。通过专业的推拿治疗、科学的康复训练,再配合日常的精心保护,大部分患者都能有效缓解症状,维持良好的髋关节功能,避免病情进展到需要手术的程度。保护好我们的“胯”,才能自由行走,享受生活的每一步!


原文链接:https://zyj.beijing.gov.cn/sy/whkp/202511/t20251110_42678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