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辖区群众用药用械安全,保障防疫药品、医疗器械供需稳定,柯城区局结合涉疫药品、医疗用品稳价保质工作,把好“三关”强化涉疫药品安全监管。
一是明确涉疫品种底数,把好“供需”关。持续开展全省零售药店疫情警戒系统常态化信息汇总上报,统计全区135家零售药店四大类监测品种销售数据,以及抗原、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重点品种的库存和需求预计,通过安排专人定时督促催报、未上报企业每日全区通报,确保每日数据上报率达99.8%以上。覆盖摸排辖区297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品种,统计出191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医用防护口罩、呼吸机、血氧仪等涉疫器械经营企业,其中含74家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经营企业,及时了解当前重点品种存量、需求及用量情况,对涉疫药品质量监管工作作出针对性部署。
二是开展重点品种督查,把好“质量”关。持续推进16家疫苗接种单位新冠疫苗巡查任务,针对四大类药品、医用氧、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等重点品种积极开展涉疫药品、医疗器械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加强对涉疫品种进货渠道、储存养护、配送追溯环节监管,严防假冒、过期失效、不合格产品流入合法渠道,对1家有违规销售阿兹夫定片现象的药品零售企业,要求上报相关单位情况说明并立即整改,通过回头看实施闭环监管,对涉疫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开展覆盖检查,截至目前共出动监管人员276人次,检查涉疫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25家次,查办案件18起。
三是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把好“价格”关。通过价格、广告、产品质量、药品监管、网络监管等多领域联动,加强对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监管,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多种渠道政策法规培训宣传,不断督促强调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关注抗原检测、涉疫医疗药品、防护用品等涉疫产品价格,依法查处变相大幅度提高价格、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价格违法行为,以及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12315投诉举报,日常监督检查、产品监管等渠道,深入查找挖掘涉疫药品和医疗器械用品稳价保质违法线索。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9月29日上...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9月29日上...
为贯彻落实《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
为高质高效推进2025年为民实事,提...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