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观察网!

【营养健康】荔枝甘甜可口,注意谨防“荔枝病”

时间:2022-07-01 来源: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又到了荔枝上市的季节,俗语称“一只荔枝三把火”。提醒大家,切勿空腹、过量食用荔枝,慎防“荔枝病”。

  一、什么是“荔枝病”?

  “荔枝病”是现代医学认为的一种“低血糖症”,特定人群吃荔枝后会产生这种疾病。“荔枝病”可出现一系列的低血糖症状,轻者会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口渴、饥饿感等症状,重者可有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抽搐或突然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休克死亡。

  “荔枝病”更多发生在儿童人群,多见于4至11岁儿童。由于荔枝含有大量果糖葡萄糖,会刺激机体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用于降血糖的胰岛素。儿童等特殊人群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完善,灭活胰岛素能力不足,更容易发生低血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过度食用荔枝且不吃晚餐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如果儿童晚餐未摄入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等,晚餐过后又食用大量荔枝,可能会于清晨发病,如果家长在夜间没有发现并纠正这种情况,就存有一定风险。

  二、家人突发“荔枝病”怎么办?

  若食用大量荔枝后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未见其他严重情况时,可先吃15克碳水化合物,升高血糖,然后观察约15分钟,根据症状缓解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再次吃15克碳水化合物。若患者出现了抽搐、昏迷、神志不清等,则不要擅自喂任何食物或水,以免发生窒息,同时立刻拨打急救电话送医治疗。

  三、如何才能安全地享受美味的荔枝?

  总的来说应注意不要空腹吃,适量不贪多。不同的人群食用荔枝的“安全量”各不相同:对于糖耐量正常的成年人,每次食用荔枝建议控制在15颗内;4岁以内儿童最好不要直接进食整粒的荔枝,一次食用不超过5颗;孕妇食用荔枝每次不超过10颗;有便秘的老人、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尽量不吃,控制体重的人要尽量少吃,有肝病、肾病、胃肠疾病的人更要慎重。

  


原文链接:https://wjw.hubei.gov.cn/bmdt/jkhb/spyy/202206/t20220628_419471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