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寒气渐盛,万物收藏。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养生核心在于“敛阴护阳”,顺应自然规律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筑牢基础。为大家整理了饮食、起居、运动、穴位养护的攻略,助您安稳过冬。
饮食调养:温补不燥,滋阴润燥
温阳护藏:可适量吃羊肉、牛肉等温补肉类,搭配萝卜、生姜煲汤(如羊肉萝卜汤);每日食用栗子、核桃等坚果,补肾藏精;烹饪时加少量生姜、肉桂等温通调料,避免过量燥烈伤阴。滋阴防燥:银耳、百合、梨蒸食或煮羹,蜂蜜温水冲服,黑芝麻打粉食用,润肺补肾;白萝卜、莲藕、白菜煮汤清炒,缓解口干便秘。因人而异:阳虚怕冷者少生冷,可吃人参黄芪粥;阴虚怕热者忌羊肉、辣椒,多喝百合银耳羹;老人儿童选南瓜粥、蒸鸡肉等易消化食物;孕妇忌鹿茸、大量人参,宜吃红枣桂圆粥温和补养。忌吃生冷、辛辣燥热、油腻厚重食物,早餐宜丰、晚餐宜少,多吃热粥热汤。
起居养护:早卧晚起,保暖防寒
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保证充足睡眠养阳气;腰腹、手脚需重点保暖,穿棉袜、戴手套防寒邪入侵;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20分钟,气虚者可加党参、黄芪各30g,高血压者加桑叶、夏枯草各30g,促进气血循环、舒缓身心。
运动养生:温和适度,避寒就暖
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有氧运动,以身体微热、不出大汗为度;运动时间选上午10点后或下午2-4点阳光充足时,避免清晨寒冷时段,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换衣。
穴位护养:3个“补水穴”,滋阴润燥
太溪穴: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间凹陷处,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干燥天可延长时间,滋补肾阴,适合肾阴虚者。
三阴交: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每天按摩2次、每次5-6分钟(孕妇忌按),补肝脾肾三经之阴,适配肺阴虚、肾阴虚者。
照海穴: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孙思邈称其“漏阴”,可补一身之阴,改善肾阴亏虚引发的虚火上升。
立冬后养生关键在“适度”,顺应天时、贴合体质调理,方能达到养藏目的。若有养生困惑,可咨询医院专业医师,定制个性化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
11月10日,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消防...
11月7日晚,鹿寨县中医医院举办第二...
11月12日,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确...
立冬已至,天地始冻,万物收藏。在...
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