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健观察网!

节气养生 | 寒露,防燥温中,补肾益精

时间:2025-10-13 来源: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作者:佚名

  寒露至,露渐寒,燥邪当令慎养收。

  寒露是深秋向冬季过渡的关键节气,寒燥交织,阳气渐敛。此时人体易受"凉燥"侵袭,引发鼻干咽痛、皮肤瘙痒、关节冷痛及脾胃虚寒等问题。治未病科提示:此时养生需滋阴润燥、温中健脾、补肾益精,遵循"秋冬养阴"原则,为冬季健康筑基。

  寒露养生要点

  饮食养护

  润燥生津饮:南沙参10g、麦冬10g、梨皮20g煮水代茶,清肺润肠,缓解干咳便秘(糖尿病者去糖)。

  温中健脾粥:干姜3g、山药30g、粳米50g煮粥,温胃散寒,改善脘腹冷痛。

  补肾益精汤:黑芝麻20g、核桃仁15g、猪骨200g炖汤,滋补肾精,预防腰膝酸软。

  穴位保健

  列缺穴

  腕横纹上1.5寸:每日点揉3分钟,宣肺利咽,缓解干咳喉痒。

  关元穴

  脐下3寸:隔姜灸10分钟,温补下元,改善畏寒肢冷。

  涌泉穴

  足底前部凹陷处:睡前艾灸15分钟,引火归元,改善失眠多梦。

  肾俞穴贴敷(含肉桂、附子等),温肾散寒。

  足浴方(艾叶+花椒+红花),改善手足冰凉。

  起居与运动建议

  早卧早起:21:00-22:00入睡,6:30-7:30起床,顺应阳气收敛。

  防寒保暖:日常应注意加强肩颈、腰腹及足部等重点部位的保暖。每晚睡前建议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可加入10克艾叶以增强温通效果。

  导引调息:晨起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或傍晚慢走配合"吹"字诀补肾气。

  不同体质防护指南

  凉燥体质

  忌生冷水果,推荐蜂蜜炖雪梨;

  每晚温水泡脚驱寒。

  脾胃虚寒者

  避免粗纤维蔬菜,改用小米南瓜粥;

  艾灸中脘穴改善消化。

  肾虚人群

  按压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3分钟/次,每日3次,缓解腰酸。

  温馨提示:文中所述穴位、药物等内容仅供参考,如需实际应用,建议先咨询专业医务人员后再进行操作。


原文链接:https://zyj.beijing.gov.cn/sy/whkp/202510/t20251013_42215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