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至,露渐寒,燥邪当令慎养收。
寒露是深秋向冬季过渡的关键节气,寒燥交织,阳气渐敛。此时人体易受"凉燥"侵袭,引发鼻干咽痛、皮肤瘙痒、关节冷痛及脾胃虚寒等问题。治未病科提示:此时养生需滋阴润燥、温中健脾、补肾益精,遵循"秋冬养阴"原则,为冬季健康筑基。
寒露养生要点
饮食养护
润燥生津饮:南沙参10g、麦冬10g、梨皮20g煮水代茶,清肺润肠,缓解干咳便秘(糖尿病者去糖)。
温中健脾粥:干姜3g、山药30g、粳米50g煮粥,温胃散寒,改善脘腹冷痛。
补肾益精汤:黑芝麻20g、核桃仁15g、猪骨200g炖汤,滋补肾精,预防腰膝酸软。
穴位保健
列缺穴
腕横纹上1.5寸:每日点揉3分钟,宣肺利咽,缓解干咳喉痒。
关元穴
脐下3寸:隔姜灸10分钟,温补下元,改善畏寒肢冷。
涌泉穴
足底前部凹陷处:睡前艾灸15分钟,引火归元,改善失眠多梦。
肾俞穴贴敷(含肉桂、附子等),温肾散寒。
足浴方(艾叶+花椒+红花),改善手足冰凉。
起居与运动建议
早卧早起:21:00-22:00入睡,6:30-7:30起床,顺应阳气收敛。
防寒保暖:日常应注意加强肩颈、腰腹及足部等重点部位的保暖。每晚睡前建议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可加入10克艾叶以增强温通效果。
导引调息:晨起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或傍晚慢走配合"吹"字诀补肾气。
不同体质防护指南
凉燥体质
忌生冷水果,推荐蜂蜜炖雪梨;
每晚温水泡脚驱寒。
脾胃虚寒者
避免粗纤维蔬菜,改用小米南瓜粥;
艾灸中脘穴改善消化。
肾虚人群
按压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3分钟/次,每日3次,缓解腰酸。
温馨提示:文中所述穴位、药物等内容仅供参考,如需实际应用,建议先咨询专业医务人员后再进行操作。
10月13日,国家药监局局长李利在京...
各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疾控局...
10月11日,基于治未病体系探讨...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充分发挥家...
近日,柳州市中医医院围绕“早防早...
近日,第八届广西急诊CPR+急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观察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观察网 bjgc.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